返回

马克莱文森Mark Levinson No. 523/No. 534-Audio Purity的优质代表作

2019/6/1 10:21:38|
7678阅

「Audio Purity」是美国Mark Levinson标榜的自家声音特色,这两个英文字面上看起来浅白,实际上很难解释,翻译成「声音纯度」不够深刻,不如说「纯粹的声音」更传神,可是怎样的声音才叫「纯粹」,Mark Levinson这家公司持续专注于此,努力了四十多年,而这次试听的No. 523前级/No. 534后级,是目前Mark Levinson中阶系列产品的主力前后级,也是新世代「Audio Purity」的优质代表作之一。

从No. 585综扩开始的系列产品研发

关于Mark Levinson的品牌故事,我在2015年曾经去过原厂,虽然相隔三年多的时间,原厂专访的故事还是具有参考性,在2015年之前的Mark Levinson发展史,我大致都写在专访裡面,可是虽然只隔三年,中间却有重大发展,就是韩国三星集团在2017年宣佈收购Harman集团,Mark Levinson隶属Harman子公司,当然一併纳入三星旗下,我在2017年慕尼黑音响展遇到Mark Levinson的研发主管Todd A. Eishenbaum,马上问他购併之后的影响,Todd轻鬆地告诉我,马照跑,舞照跳,Mark Levinson既定的产品发展计画继续走。

什么计划?故事要回到2014年Harman任命新人Jeff Poggi担任Harman Luxury Audio Group总裁,大力招兵买马,由资深音响研发工程师Todd领军,在康乃狄克州的Shelton建立新的音响研发实验室,扩大Mark Levinson研发团队。研发主管Todd之前在美国Krell有28年资历,理论与实务兼顾,很快地就为新的5系列规划出蓝图,并且按计划推出新产品。5系列第一款主打的新产品,就是No. 585综合扩大机,这部综扩包含DAC、唱头放大,等于数位类比通吃,一推出就获得CES Best Innovation、EISA大奖与日本Stereo Sound大赏,一年之内的时间拿到全球超过二十个音响媒体推荐,确实战功彪炳。

把No. 585的功能一一独立出来

从数位类比通吃的No. 585开始,接下来就要玩Hi End音响的招数,就是「天下合久必分、分久必合」,No. 585数位类比功能齐备,可是研发团队开始拆解No. 585,把前级独立出来,就是No. 523,这是「纯类比」的前级,所以内建唱头放大,但没有术类转换器DAC,如果要数类通吃,那就是No. 526,功能更强大。那后级的部分呢?一样拉出来独立做一部机器,双单声道线路设计的立体声版本,就是No. 534,每声道输出功率250瓦,而Mono Mono单声道版本的就是No. 536,输出功率提升到400瓦。

您看出Todd如何在短时间内召集研发好手,擘划全系列产品蓝图了吗?起手式就是「无所不包」,把所有的功能都做进来,从类比、数位到放大线路,搬出第一个全功能解决方案,No. 585综合扩大机这个「起手式」一出来,后面要推出前级、后级,或者往讯源端发展,推出DAC、音乐伺服器,基本的架构都在No. 585裡面做好了,其他分体式的器材就是在既有基础上,加料做得更好、更讲究。

花费三年时间整军经武

这个套路在5系列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,把全系列六款器材出齐了,而2019年同样的想法也出现在No. 5802与No. 5805综合扩大机,这是比5系列更入门的Mark Levinson,2019年慕尼黑音响展首度亮相,两部综合扩大机的差别,在于是否内建唱头放大器,但都有内建DAC,可以猜想Todd已经做好准备,要再玩一次5系列的产品规划,逐渐推出数位讯源、前级、后级等产品,其实我在慕尼黑已经看到同系列SACD样机展出,但Mark Levinson还没有器材上市的时间表,不过以5系列发展的进程来看,可能全员到齐也得花上两、三年的时间。

No. 523前级与No. 534后级所属的5系列Mark Levinson器材,大约2016年左右推得齐全了,研发主管Todd亲自飞来台湾,在卡门音响举办新品发表会,由我担任现场翻译。这些年来我帮音响代理商做现场即时英文口译场次很多,可是帮Todd翻译这次,可说是我在音响媒体生涯中最困难的一次,从事前拿到的英文简报档案,我就知道是一场硬战,因为裡面讲的都是扎扎实实的电路设计,没有天花乱坠的口号,且让我试著用Todd的语气来谈这套Mark Levinson前后级。

採访经验中最难的原厂口译

就拿No. 523前级与No. 534的放大线路来说,Mark Levinson使用JFET作为放大元件,结构很简单,就是源极与栅极,电流通过的时候,栅极调节输出,可是他们发现电压增加时,电流输出提升不够线性,于是他们加上了串叠Cascode电路,在JFET前面加上Bipolar双极电晶体,不仅增加频宽,还提高工作线性,但是这裡面还有些微寄生电容,于是研发团队扩增线路,变成摺叠式串叠电路(Folded Cascode),去除细微寄生电容,加倍的用料进一步提升电路增益,电流输出更为线性。

嘿!您读到睡著了吗?Todd讲的全都是技术,我这里写的东西,难度不及当天讲的十分之一,但我这样写恐怕也已经让您兴趣缺缺了吧?


还没讲完啊!No. 534在第一级放大之后,放大级使用了达灵顿架构,是用一个射极随藕用来驱动第二个射极随藕电路,达到放大讯号的目的,可是应用在大功率放大线路上,会有上升速度(迴转率)不够快的问题,所以Marl Levinson研发团队设计了「三重达灵顿」放大线路,用三组射极随藕相互驱动,所以只需要很小的输入电流,就能获得很高的放大倍率,而且上升速度很快,Todd给我的资料上面显示,No. 536在18.6kHz的方波测试,回转率是120V/微秒,后级要达到这个高速回转率,可说相当不简单。

技术本位挂帅的研发团队

希望您还没睡著!我知道这么技术的文字叙述,读起来有些无聊,但是您可以知道Mark Levinson的研发主管Todd的简报有多么「技术性」。那天我帮Todd翻译完毕,松了一口气,跟他说从来没遇过哪一家国外原厂像他这样,技术性的内容讲得这么深,结果Todd跟我说,其实一点也不深,他花了很多时间把技术内容简化了。果然是技术人本色,我已经觉得翻译很难了,他竟然说事前简化了很多,假如他没有调整技术难度,那天的翻译我恐怕就难以招架了。

好吧,不要讲这么技术性的东西,我们来看看No. 523/No. 534的工业设计吧!承袭Mark Levinson黑色机箱、银白色按键的设计风格,一看就知道是Mark Levinson他们家的器材,箱体使用6000系列的航太等级铝合金,箱体扎实厚重,前后级加起来超过六十公斤,真是货真价实的「君子不重则不威」,可不要一个人搬机器,很容易闪到腰的。

其实,当No. 523/No. 534送来U-Audio编辑部时,我一度想等拍照完毕,把机器载回家听,可是前后级加起来的重量,加上我得搬上我家二楼的聆听空间,假如没有帮手,自己一个人肯定有困难,最后还是作罢。不过,刚好我新买的Wilson Audio Alexia 2要搬回编辑部,刚好可以拿来搭配No. 523/No. 534,所以在此之前,我先用Dynaudio Contour 60来听,等Alexia 2送入U-Audio之后,再搭起来听,一定很有意思。

换用直白简单的文字来介绍

在进入No. 523/No. 534的听感描述之前,我想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介绍这套前后级,毕竟前面已经告诉大家Mark Levinson研发主管Todd的「深度技术讲解」,我得加上简单直白的描述。

就拿No. 523前级来说,Mark Levinson原厂说这是专门为「类比音乐爱好者」设计的前级,所以除了高电平输入之外,还加上了MM/MC唱头放大,外加纯A类放大耳机输出,有了这两项「类比功能」加持,您就不需要额外购买唱头放大与耳扩,凸显No. 523的超值之处。No. 523内建的唱头放大不简单,不是阳春唱放,它的MC唱头放大包括三段增益调整,外加10段阻抗设定,以及低通滤波功能,去除唱盘转动时可能产生的极低频辘辘声,调整功能一点也不逊于独立的MM/MC唱头放大器。


全平衡双单声道加R-2R阶梯式音量控制

要简单讲No. 523的线路,那就是全差动放大、直接交连、全平衡、双单声道设计,这是追求纯粹音乐讯号的金科玉律,差动放大与全平衡可以降低电路工作噪讯,提升音乐纯度;直接交连可以避免音乐讯号路径有额外的交连电容,产生不必要的音染;双单声道线路让左右声道放大完全独立,可以提昇声道分离度,强化立体音像。其实全差动放大、直接交连、全平衡、双单声道这些技术特点,Mark Levinson已经做了很多年,摆在No. 523上面可能看起来技术没有新奇之处,但却累积了原厂磨了数十年的功力。

对于前级扩大机来说,音量控制可说是放大线路以外最重要的关键元件,No. 523採用了R-2R Ladder电阻阶梯式音量控制,而不是一般常见的可变电阻。R-2R Ladder音量控制的原理,是利用一长串的电阻,透过电阻值比对产生「阶梯」,每一级的差异非常精确,就能准确控制音量,而且控制旋钮调整电流量,对应控制音量大小的R-2R电阻,不需要实体接触切换开关,这样就免去传统音控使用久了接触不良的问题,而R-2R Ladder音量控制也是Mark Levinson体现自家「纯净路径」(Pure Path)理念的关键元件之一。

No. 534讲究超高频宽与超高反应速度

至于负责推动喇叭的No. 534后级,规格数据相当好,频率响应从0.2Hz延伸到120kHz,总体谐波失真低于0.02,而且大量使用开环式设计,只施加极少的负回授。关键的音乐讯号路径採用直接交连,去除电容的音染,增益级採用纯A类放大,一样用上摺叠式串叠电路(Folded Cascode),达到高频宽、低噪讯的放大线路。

用料部分No. 534一样精彩!在增益级的JFET选用高增益、低噪讯、低失真元件,搭配精选薄膜式滤波电容,电阻部分使用氧化钽薄膜电阻,这是军规等级零件,稳定性极高,不受温度影响,而且噪讯极低。从这些细节来看,您就知道「Audio Purity」有多难做,每一个用在电路板上的零件都要锱铢必较,想方设法在每一个小地方降低噪讯、去除失真,这样才能做出最纯粹、最少杂质的声音。

Dynaudio Contour 60先上场

该来听听No. 523/No. 534的声音表现了,在Wilson Audio Alexia 2搬来U-Audio编辑部之前,我先用Dynaudio Audio Contour 60搭配,Contour 60因为双低音设计,低频部分相当饱满,可是遇到控制力不佳的扩大机,低频掌握不好容易变得虚胖,下盘有量感但是变得糊糊的,但No. 523/No. 534有著快速的暂态反应与优秀的控制力,把Contour 60的低音单体牢牢地抓住,低频反应迅速明快,是乾净又有劲的优质低频表现。

我想拿Marcus Miller的「Free」专辑为例,听第一轨的「Blast」,出手就是快速的电贝斯拨奏,电子鼓加入后,电贝斯与电子鼓低沉的力道,催出Contour 60下盘的延伸,乾净又有力,No. 534的250瓦功率,对上4欧姆的Contour 60,其实功率倍增为500瓦,操出Contour 60强悍的低频,让电贝斯、电子鼓与电子合成器交织出来的丰沛能量,充满了整个聆听室,录音当中加入了许多声响变化的细节,No. 523/No. 534把当中的变化清晰描绘,虽然这是摇滚流行设定的唱片,用No. 523/No. 534来听,您不会错过录音室里面加入的诸多丰富元素,听见更多的录音细节,即便是人工加料,也能听得津津有味。

低频表现又快又饱满

又像是听Michael Jackson的「Dangerous」专辑,开头的「Jam」来了砸碎玻璃的音效,我没注意Mo. 523的音量开得满大的,玻璃碎掉的声音还真让我吓了一跳,听起来就像真的,还好音乐马上进来,我才知道不是外面有玻璃碎掉,而是No. 523/No. 534推Contour 60的音效震撼。

这张专辑我最喜欢的曲子是「Black or White」,音乐前段是反向录音,声音是闷的,那是在讲音乐的故事,青少年的儿子半夜大声听摇滚乐,老爸用力敲门板叫儿子关小声,儿子不爽了,更大声播放音乐,就唱起「Black or White」,这是烂录音与好录音的强烈对比,前半音乐是暗的、是正反相混淆做出来的音效,对比后半段正确的录音,音乐明亮了起来,电吉他明亮的Power Chord,加上Michael Jackson的歌声,底层电贝斯丰富的变化,与电子鼓一起带出R&B的动感节奏,No. 523/No. 534推起Contour 60,唱起「Black or White」可说是轻鬆愉快,开趴的气氛浓厚。

换上Alexia 2登场

让No. 523/No. 534配著Contour 60听了一两週,Alexia 2搬到U-Audio了,换上低音尺寸更大的Alexia 2,一样难不倒No. 523/No. 534,果然4欧姆500瓦的No. 534,要找到推不动的喇叭,恐怕不容易。用Alexia 2来配No. 523/No. 534,更能感受到这套前后级音质的纯粹。我很难描述No. 523/No. 534究竟是温暖厚实,还是清新舒爽,但是No. 523/No. 534在表现录音本质上,具有相当的客观性,我几乎听不出扩大机的个性,它的音色质地就像水一般通透,如果听出了什么「味道」,大多是录音裡面就加入的元素。

譬如听历史录音,No. 523/No. 534很容易辨认出历史录音的老味,但却依然能用清晰乾净的声响,尽可能传达历史录音的细节。譬如前几年才发行的「The Legendary Berlin Concert」,是钢琴鬼才顾尔德在柏林,与卡拉扬、柏林爱乐合作的现场演奏会,当年并没有发行,仅一曲贝多芬第三号钢琴协奏曲,1957年的录音当然缺乏现代录音的高频宽,录音集中在中频,加上当年可能没有发行唱片的打算,现场听众的咳嗽声不断,可是用No. 523/No. 534驱动Alexia 2来听,依然可以辨认录音的空间感。

丰富的音乐细节与音场定位

以第三乐章的轮旋曲为例,钢琴起手的主题,钢琴音符颗粒饱满,虽然少了高频段亮丽的色彩,可是间歇的咳嗽声点出了音乐厅的空间感,乐团Tutti进入之后,音场变浅,可听见历史录音的立体感不足,可是No. 523/No. 534尽力维持声音的纯度与浓度,中频段多了点清新的线条感。这张唱片是顾尔德与卡拉扬的世纪交会,钢琴怪杰顾尔德对于音乐的速度经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即便录音频宽较窄,可是在No. 523/No. 534上面,清楚呈现顾尔德悠扬自在的速度,不疾不徐,卡拉扬则难得地让顾尔德掌控全局,但是在Tutti乐团齐奏的乐段,发挥柏林爱乐的火力,催促钢琴更庞大的音量,轮旋曲中段木管与钢琴的对话,展现清新的田园风格,这张少听的历史录音,透过No. 523/No. 534来听,竟然藏著这么丰富的细节啊!

还有,No. 523/No. 534推起Alexia 2不仅轻松,而且中频段有著柔美的线条,加上漂亮的音场定位,听起歌剧很有意思。我想举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「波希米亚人」为例,歌剧第一幕开场的「Questo Mar Rosso」,画家站在舞台右边开唱,抱怨著天气太冷,冻得没办法画画,随后饰演主角作家鲁道夫的帕华洛帝登场,从舞台左方开唱,慢慢地向舞台中央移动,与站在左边的画家对唱著。在No. 523/No. 534上面,您不会错过这些精采的音场移动细节,Alexia 2温暖的中频段,则让帕华洛帝的嗓音更显得出厚度,在画家与作家的歌声背后,还有木管乐器吹奏著鲁道夫的音乐主题,丰富的音乐层次,让「波希米亚人」听来饶富乐趣。

听交响乐能「见树又见林」

该来操一下No. 523/No. 534了!拿出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「马勒第五号交响曲」,第一乐章由小号吹奏主题,No. 523/No. 534呈现深远的音场,小号声响在远端扬起,铙钹响起,乐团齐奏强力迸发,在庞大的低频催促下更显沉重力道,随后弦乐扬起柔美的旋律,但是低频段由低音贝斯拨奏的脚步声,提醒著沉重的主题未曾远去。

No. 523/No. 534在低频段的线条刻画,有著优秀的解析力,音场不仅深远,而且层次分明,铜管群、木管群、弦乐群相对的位置,就像一幅音画一般清晰浮现,强奏之时No. 523/No. 534能推出Alexia 2强悍的气势,而弱奏之时即便音量变小,No. 523/No. 534依然掌握住清晰的低频线条,让交响乐能够「见树又见林」,相当不简单。

值得细细品味的「Audio Purity」

No. 523/No. 534不愧是Mark Levinson追求「Audio Purity」的中坚,它不是最昂贵的Mark Levinson前后级,可是轻鬆掌握喇叭,强奏不软脚,弱奏有细节,音乐动态范围宽阔,而且依然是如水一般的纯净音质,几乎没有扩大机自己的个性,忠实推出喇叭的性能,明快的中低频与低频速度,则能展现清新通透的录音原貌,或许您可以说No. 523/No. 534在低频段少了点渲染夸张,可是要讲音乐的纯度,No. 523/No. 534依然是同价位带当中的佼佼者,值得细细品味。

器材规格
Mark Levinson No. 523
型式:前级扩大机
增益:13.5dB(平衡)/ 7.5dB(非平衡)
高电平输入:平衡x2、单端x3
类比输出:平衡x1、单端x1
耳机输出:大于9Vrms
唱头放大:MM/MC
内建DAC:最高32bit/192kHz、DSD(2.8与5.6MHz)
频率响应:20Hz~20kHz(+/-0.3dB)
总谐波失真:小于0.03%
讯噪比:115dB @ 1kHz
尺寸:102x438x457mm(HxWxD)
重量:17.7 kg

Mark Levinson No.534
型式:立体声后级扩大机
频率响应:10Hz~20kHz(±0.05dB)
输入阻抗:60k欧姆(XLR)、30k欧姆(RCA)
输出功率:250瓦(8欧姆)
讯噪比:>85dB
电压增益:26 dB
输入端子:XLR/ RCA各一
尺寸:197x451x508mm(HxWxD)
重量:48.5 kg
汇聚Hi-End影音,发烧从6HIFI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