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 宝达Boulder 2150 单声道后级--后级功放中的雄狮
Boulder可能是音响界中非常少数在自家厂裡完成所有工作的音响厂家,除了阳极处理送到别家厂处理之外。就目前我所瞭解,一般Hi End扩大机厂大多是自己设计线路,委外制造线路板与机箱,厂裡只负责组装与最终测试,这样的做法成本可以降到最低,所以几乎大部分厂家都是循此模式运作。然而,Boulder却不是如此,除了印刷电路板需要外购之外,他们从零件插銲机、焊锡炉、机箱金工、组装、测试等全部都在自己工厂内完成。后来更全面改为SMD表面黏著元件。这种元件需要完全不同的插件与上锡膏机器设备,检验仪器也不同,但是Boulder却宁愿花大钱添购设备,坚持一切都在自家厂内完成。光是这份决心,就让人对他家产品产生强烈信心。
2150的外观造型有如整块铝合金的雕塑品,正面只有一个简单的电源开关,引人注目的是左右二侧的散热镂空孔洞,那是他家的商标。
箱体的左右二侧「散热器」实在不能说是「器」,那是漂亮的镂孔。这样的散热设计效果好吗?实际聆听时,温度并不高,可见散热效率很好。
Boulder还有一样特色,那就是不仅线路设计是由老板JeffNelson完成,连箱体外观也是他设计的。看过Boulder产品的人莫不被他家那独特的外观所震慑,那么漂亮的散热设计、那么扎实的箱体,那么简洁又高雅的造型竟然也是Jeff Nelson亲手设计的,真是神人啊!还有,如果您打开箱体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他家产品的箱体根本就是一块块铝合金以CNC削切而成,再组装起来的。人家用「铝板」,他们用「铝块」,以厚重的箱体把振动踢得远远的,难怪会好声。目前工厂内有三部CNC负责箱体制造。
我们都知道,Boulder是Jeff Nelson在1984年创立的,在未创立Boulder之前,他在加州广播工业工作,研发出广播界使用的Tomcat,打响自己的名号,慢慢跨足电影制作、录音室设备等工作。1984年,他创业推出第一部专业用立体后级500,接著是500AE(音响迷家用),500系列台湾当年也曾经进口过,不过外观跟现在的Boulder完全不同,可说是其貌不扬的专业器材。
Boulder的扩大机外观大转变其实是在推出2000系列时,这种以铝块削切出来的雄伟厚重漂亮箱体震惊音响界,为Boulder奠定屹立不摇的基础迄今。不过2000系列刚推出时,箱体还是委外制造,到了1998年Boulder将工厂迁到现址,自己才买入Haas CNC机器,从此机箱改为厂内制造。2000系列之后是1999年推出的1000系列,继之是2005年推出的800系列,顶级的3000系列是在2011年推出的。2013年则推出2100系列。
Boulder的前后与后级,内部都使用模组化增益级设计,早期的模组以穿孔元件制成,推出2100系列之后,模组改以SMD制成。其实这些增益模组并非Jeff Nelson所研发,而是他的朋友Deane Jensen,他是变压器的专家,当时设计出990增益模组,这个模组是分砌式的运算放大器,内中包括69个元件,每个元件都用手焊完成,效果超越以前的同类产品,主要好处就是可以让电路设计者妥善运用负回授来降低失真。Jeff Nelson发现这个990模组性能优异,就把它用在500系列身上,日后这个990增益模组进化为993(内部92个元件)、983(SMD元件),99H(SMD)以及99H2(SMD)。增益模组内採用平衡架构,包括输入缓冲级与电压增益级,提供极高迴转率、超宽频宽、大电流、超低输入阻抗、超低失真等特性,是扩大机中非常重要的元件。
Boulder目前的现役产品系列分为800系列、1000系列、2100系列与3000系列。800系列算是他家入门级,包括810前级、850单声道后级、860立体后级以及865综合扩大机。1000系列则包括1010前级、1080唱头放大前级、1012 DAC+前级、1021 CD唱盘、1050单声道后级,以及1060立体后级。2100系列则包括2110前级、2150单声道后级,以及2160立体后级,还有2015年推出的2120数位类比转换器,其他2000系列的机种都已停产。而3000系列只有二型后级,那就是3050单声道后级与3060立体后级。
从上述这些型号的命名中,我们可以知道前级都以「10」为编号,单声道后级以「50」为编号,立体后级则是「60」。唱头放大器目前只剩一部,以「80」为编号,CD唱盘以「21」编号,DAC+Pre则是「12」,唯一的那部综合扩大机是「65」,数位类比转换器则给予「20」编号。事实上,Boulder除了3000系列尚未推出前级之外,其他系列都有。而DAC+Pre以及CD唱盘只有1000系列才有,综合扩大机更只有800系列才有。从这样的安排中,我们可以解读综合扩大机只适用在入门级,更高阶的2100系列与3000系列都没有。更有意思的是,目前正夯的黑胶唱头放大器也只存在于1000系列,未来会推出更高级的唱头放大器来补足2080的地位吗?我们拭目以待。
2150是一部传承自3050的单声道后级,内部一切秉持3050的设计,除了输出功率大小不同之外。而外观设计也类似3050,总之看起来就好像一块实心铝块所雕成的金属艺术品。箱体的左右二侧「散热器」实在不能说是「器」,那是漂亮的镂孔。这样的散热设计效果好吗?实际聆听时,温度并不高,可见散热效率很好。来到背板,可以看到一个XLR端子与一个RCA端子,还有就是二组喇叭线接端。甚至也备有一个12V触发端子,以利中控需求。而那个工业用大电源插座也是视觉焦点所在。
虽说传承自3050,不过打开顶盖之后,却发现2150内部的佈局并不相同。3050入眼就是一个巨大的黑色金属筒,裡面摆了大型环形变压器。而2150却没有这个黑色金属筒,看到的都是线路板只有中央一个小小环形变压器,那个变压器是负责供给微处理逻辑线路用的。至于供应输出功率的电源变压器呢?隐藏在线路板底下,有二个,负责供给正相线路与反相线路。或许您会担心微处理线路板会产生数位杂音,污染了音讯放大线路板。不必担心,这块微处理线路板与其他线路板的连接是以光藕合方式连接,可以完全阻断杂讯渗入音讯放大线路板。
2150的背板只有一个RCA与一个XLR输入端,二组喇叭线端子,以及一个工业用电源座,虽是工业用,但竟然也成为视觉焦点。
2150的内部看起来最漂亮的就是左右二片大线路板,这二片线路板被一个铝合金台承起,利用内部三明治式结构,彻底隔绝箱体或空气传来的细微振动。机内有三个变压器,从上方只能看到一个小变压器,其馀二个大的隐藏线路板下方。
正相线路与反相线路?没错!2150是全平衡设计,您可以看到机箱中的线路板分置左右二边完全一样,可说是「镜影」设计。最前端处有二个直立的99H2增益模组,增益模组底下则是左右二边各8个大型滤波电容,事实上其他小的滤波电容藏在底部,总共有48个滤波电容。再来是很大片的线路板,这片线路板以铝合金台承起,跟机箱分离,显然是为了避震。其实,所有的线路板都是以这种三明治结构金属台承起,裡面有阻尼材料,彻底阻隔任何从箱体或空气中传来的细微振动。这左右二块大线路板上除了10个褐色Dale电阻、2个银色电阻,以及二个黑色电阻仍然是穿孔元件之外,其他全都是SMD。为何这几个电阻要用穿孔元件呢?我猜是因为电流电压承受能力的考量。SMD有什么好处呢?缩短音乐讯号路径,降低线路板上的潜布电容,减少杂讯传染。
2150是纯A类设计,工作偏压由一组线路监看,随时主动调整偏压,让扩大机稳定维持在最有效率的工作点上。2150每声道採用80个双极功率晶体,这么多的功率晶体保证了2150的强劲输出,无论是8欧姆、4欧姆或2欧姆负载,2150都能够输出扎扎实实的1,000瓦功率。如果是峰值功率,4欧姆时可以输出2,000瓦,2欧姆时可以输出4,000瓦。如果您以为输出1,000瓦或4,000瓦就很惊人,2150还有更惊人的,那就是总谐波失真竟然低至0.00018%。这么大的输出功率,那么小的总谐波失真,这真是了不起的电子工程成就。
为了因应越来越严格的Standby待机耗电要求,2150内部改採用高效率微处理控制系统,让待机时的耗电维持在最低状态。而保护线路设计得更周到,随时监管电流异常。而为了更进一步缩短音乐讯号路线,2150内部採用了四层印刷电路板。功率输出级与喇叭线端子的连接更是用了厚厚的铜片,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能够无阻的输出1,000瓦功率。
许多音响迷在听这张四大巨头合演的贝多芬「三重协奏曲」时,只是会依照媒体上所写的演奏评论,享受那移植自别人的权威音乐诠释。但是,很少人感受到这也是一张录音效果非常优异的CD。如果听不出录音效果优异,您对于这个版本的音乐诠释大概只能体会到一半而已。真的,卡拉扬、李希特、奥依斯特拉夫与罗斯卓波维奇这四巨头的功力,如果没有正确的再生录音效果,您永远没有机会真正体会。
频率响应 0.015Hz-200kHz-3dB
输出功率 每声道输出功率1,000瓦(8、4、2欧姆负载),峰值输出2,000瓦(4欧姆)、4,000瓦(2欧姆)
电压增益 26dB
讯噪比 135dB未加权(20Hz-20kHz,1,000瓦,8欧姆)
输入阻抗 200k欧姆(平衡)、100k欧姆(非平衡)
电源要求 100,110-120,220-240 VAC,50-60 Hz
250W标称,最大输出5000W
外观尺寸 45.7×27.3×73.5cm (宽×高×深)
重量 99.8kg